人生唯有自悟才是正道
2020-01-30 23:58:06
  • 0
  • 0
  • 0
  • 0

人生唯有自悟才是正道

作者:觉者看世界

人的一生需要靠自律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需要自己领悟生命的真谛,生活就是一场修行,修炼自己的身心,修炼自己的习气,让自己的心回归平静,心无波澜,处事不惊!

要想安心,你无需寻找一处如画的风光,更无需退隐山林,只要熄灭了心头的欲望之火,你热恼的心自然会获得清凉、安详。

如何熄灭心头的欲望之火?如何止息妄心,安住于真心?没见性时,以戒为师,拒绝欲望;见性之后,欲望便会如艳阳下的霜一样融化,你要做的仅仅是时时警觉、保任真心。

当然,现在也有好多人认为,对待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满足它,然后放下。但是,这就像一个人焦渴难耐,反而用海水解渴,结果如何呢?他只会越喝越渴。

所以,古人早就说过:“欲壑难填。”再者,欲望得到满足时那种短暂的安心感,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放下,而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什么才是真正的放下呢?不再执著,就是放下。

放下什么呢?就是放下你的头脑,放下你的思维!

思维一关闭,心门自然开了。思维不止,心门永远开不了。

这就是秘密!

佛教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明白,放下,破除执著。无执时,是大解脱。破我执,得阿罗汉果;破法执,便是菩萨了。

不过,简单熏修有许多方便法,但真正证悟须依善知识。就是说,想要真正安心,必须明心见性;想要明心见性,必须找到你的根本上师。

是不是认识到空性后,才能算是开始真正的修行?

身处在红尘世俗之中难免会被诱惑所干扰,贪嗔痴慢疑,财色名利睡,每一个诱惑对我们来说都是致命的干扰,唯有自律才会让自己在诱惑中保持清醒,所有的诱惑也都是自身的习气所导致,贪欲太大的人,会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用布施对治内心的贪心,嗔心就是自己的脾气,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用忍辱来对治内心的嗔,痴指的是愚痴蒙昧,没有智慧,慢指的是待人傲慢,总看不起别人,疑就是怀疑,不相信别人。

每一种烦恼都有其对付的办法,自己领悟才是最好的修行。

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让自己活得更明白的过程,如果你连明白啥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走好修行这条路?

修行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找到一个你对其有信心的善知识。然后,净信他,每天依照他教给你的方法修行,便是最好的修行。

有的人不找善知识,他们通过念佛来摄心,这也行。但没有上师,没有进入传承的人,就像一个没通电的灯泡,它是无法自己发光的。所以,单纯念佛不可能即身解脱。但念佛也很好,因为念佛易生信,有信方有度。

所谓“度”,便是救度。对佛法有信心,对佛有信心,你也可以因为对佛的信,而实现一种自我救度。因信得度与即身解脱的区别,是一种境界上的区别。

前者可实现往生,后者在有生之年便可获得一种真正的大自在。

佛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唯有人自悟方可成佛。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当你所遇之人伤害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怨恨,一切皆是缘,注定要偿还,当你所遇之事无法解决不要灰心,学会试着去接受它,因为该让你经历的早晚都要经历,何不早一步体验。

万物皆是无常,我们需要适应所有人的不辞而别。一生我们除了自己谁也无法真正地了解自己,与其把所有的希望和寄托依附于别人身上,何不让自己变得更强。

所谓佛渡有缘人,自己才是自己的佛,唯有相信自己,方可自己解救自己。

对追求终极解脱的人来说,皈依上师前的念佛,更多的是在积累资粮,等待殊胜机缘的出现。

殊胜机缘,就是与生命中善知识的相遇。你可能不知道,与这位善知识的相遇,是一个人生生世世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他,才能为你开启智慧的窗棂,才能为你点燃心灯,才让你有了照亮自己、进而照亮别人的一种可能。

所以,佛说,一个善知识是你梵行生活的全部。人身难得,善知识更难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在找能让自己明白的善知识。

人生当中,许多东西都在不断变化,金钱、名利、地位、房子、车子……没有什么能够永恒。真正与你常在的,只有你那颗等待觉醒的心,只有你内心的宝藏。

善知识虽然无法赐给你那宝藏,但他会给你一幅寻宝地图,当你照着那地图去寻觅,一天又一天,永不放弃,或迟或早,你命中的宝石总会放出耀眼的光芒。

不同的是,对于寻宝者来说,发现宝藏便是终点,但对于修行人来说,发现宝藏,只是修道的开始。

提起开悟,许多大德,善知识,都开示过这一话题,但都不通俗易懂。

原因有二,其一,“悟”,本身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东西,唯恐落于言诠。其二,避免那些自以为理论精通,而缺少实证的修者,看后自以为是,其实不是。

自己不识却以假做真,从此懈怠自我的修行。倘若这样大德们岂不落一个断人慧命之过失?何况“悟”本身就是心性上的事情。是冷暖自知的事!

不悟道,如何修道?修的是什么?不认识自己,如何修自己?修的是谁?道是究竟的、彻底的,本自圆满的,道是悟的不是修的。

所谓先修行而后悟道,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导,这是建立在“我执”上的“法执”。

不悟道而去修行,一生被妄想所缚,结果是“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悟道之后修行,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开悟的人心不离身,身心合一,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宠辱不惊,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千万不要认为开悟便可一了百了。开悟,有大开悟,也有小开悟,其间区别便是程度的不同。

有人开悟,如透过钥匙孔看外面的阳光;有人开悟,如站在窗前看外面的阳光;有人一开悟,便沐浴在明朗的阳光之下,与阳光融为一体。大部分人都不能证悟同时,都需要悟后起修。

开悟,即见性,也叫见道,见什么?见自心是佛,即心就是。这是悟者的境界,而凡夫理解的不是“悟”,而是“误”。误入歧途,误入颠倒梦想,苦集灭道。被无明烦恼所转而不能自拔,苦不堪言。生死轮回,因果不断,了了无期。

开悟,就是自己解放自己,这一点很重要,但若要真正懂得这一道理,必须自己去亲证,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而实证,因此闻思修在追随佛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闻思修也称慧学,在佛教中最受重视“慧学”,如果没有闻思修,就看不懂,思索不了、修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就不会升起疑情。就无法观察出问题。

没有疑情,对生死大事便不会迫切,更不能领悟佛法的真谛。

开悟属于修慧,但修慧并不一定等于开悟。而一般的修慧确是为了开悟。开悟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

开悟的那一刻,你会像瞎子见到光明一样,见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拥有一种正见。

开悟就是见道,见道以后该怎么修呢?见道后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只等着成佛了,见道才是起修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见道后是初地菩萨,从初地到十地,还有一个慢慢征程,开悟是证悟了空理,也就是见到了真如,见到了自己生命的本来面貌,认识了真正的自己,认识了、才正是修行的好时节啊!

开悟后,仍然有分别心,但所不同的是悟后的分别是以悟而修的,俱生我执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

这个俱生我执要通过悟后的修行一点儿一点儿的直到十地成佛才断得了。

因为十地可以转识成智,在此,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多说了,而重点说一说,见性后如何起修,即悟后的起修。

谁在修?我是谁?这才是作为修行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觉悟为本,修行为末,本末不分是谓颠倒;觉悟为体,修行为用,体用一如,是谓自然。

觉悟是在解决“我是谁”,修行是在解决有所作为。“为学日益”是磨砖成镜,“为道日损”是悟后修行;磨砖成镜是梦幻泡影,悟后的修行是“守一、抱一”穿衣吃饭。

悟后的修行,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被动状态下的不动心。譬如听人说话,看人做事,静而听之,默而观之,可以做到“安然本位,对境不动”。第二,主动状态下的不动心。

譬如自己说话时,自己做事时,则习气随之而动。被动时不动心易,主动时不动心难。若真修行之人,常见自己过。若不见自己过,则非修道人。常见自己过,以无心而化之,这便是度众生。

悟后的修行,就是为了牢固悟境,不让外界的邪风恶雨淋熄你心中那点智慧的烛火,然后再加入功德之柴,让那智慧之火越烧越旺,直到它燎原开来。这时,你才能拥有一种非常稳定的快乐和宁静。

因为,外界的一切都已不能污染你,不能动摇你的悟境了。这时,才谈得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破除对所有名相的烦恼执著;如如不动,就是像镜子一样,外界的景象怎样变化,都影响不了你心灵的宁静。

这不是一种作意的宁静,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你的保任,也不是压抑自己的念头,以达到一种如死水般毫无生机的平静。这一点是好多人都会弄错的东西。

所以,你是不是真的开悟,你见到的明空是不是真正的明空,必须由上师为你印证。

若是真正的明空,保任它当然是最好的修。但要是你错把一种尚未验证的觉受当成明空,便可能会走上弯路。

许多所谓的保任明空者,其实并没有契入明空,又何谈保任?

明心见性之后,保任真心,才是真正的安心。

总结以上定为三点:

1、你就是佛,只是你不识得。

2、道就在你手里,你找不到它。

3、心就是佛,如何找到心,如何修?

这三点对不悟者都是秘密是明明白白告诉你的秘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不懂,不懂就是最大的秘密。

开悟的人,不会搞个人崇拜,搞个人崇拜的都是没有开悟的人。一个通达“无我”的人,一个觉悟到“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一个认识了平等真相的人,怎么会又怎么可能搞个人崇拜呢?他只能树立道,树立整体,树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树立“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开悟的人,会很自信,因为他找到了生命的根。所谓自信,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本体认识与毫无疑惑的确信。自信不是给别人看的,自信是不需要被证明,自信与外在无关,用禅宗六祖慧能的话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开悟的人,还很谦虚,开悟的人也不会说自己开了悟了,他为什么不说自己开了悟呢?这就是因为开悟的人还有少许执著未有尽除,他为什么不言不说呢?

开悟的人,就是点燃自己生命的人,这生命是光,自照照人,在光里没有黑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样环境他的思想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他有无畏的勇气面对一切,没有牢骚,没有抱怨,他真实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因为开悟的人讲经说法乃至平常讲话,都是自性里流露的菩提智慧,他说什么,讲什么都不会错的,开悟之人的智慧虽然没有达到佛菩萨的境界,但他很有自知之明也,他不会乱说,更不会乱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开悟的人他讲啥都不会讲错的。

开悟就是修行达到一心不乱以后而悟道的境界,修行人把妄想分别心断尽了,他就开悟了,开悟就是回归到了自己的本源真心,见到了自己的原本如如不动的法性,开悟就是悟到了佛菩萨的正知正见了,所以开悟的人能讲经,开悟的人他有了佛菩萨的正知正见了。

开悟的人也就有了佛菩萨普度众生的法药了,开悟的人讲经说法才能够合乎四依法的标准,所以开悟的人悟道了能度众生。

道是修出来的吗?道是本自具足、本来如是、自有永有、如如不动、独立不改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只能被认识。

所以佛的本意是觉者,即悟道的人。自正如黄檗禅师所说:“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

修行是一种境界,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是有为法、是生灭法,是永无止境的,“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来立功课?”。

修行没有出期,觉悟只在一念,“万般神通皆小技,惟有空空是大道”。

人生唯有自悟才是正道,说到底人生只不过是一场经历,生死只在呼吸之间,爱恨也不过是一念之间。

从虚空中立出一个点,然后标上某日某月某年,因为你相信,于是它变成了某日某月某年。因为全人类都相信,那假的似乎成了真的。

人类的一切“有”,就是那样被创造出来,并变得似乎是真实的。

看似我们拥有一切,其实一切只是唯我们所用,既然如此应该心中空,念头空,一切皆成空。

就是找遍宇宙,虚空也找不到的,为什么?因为心外无法。

认识圆满就是觉悟,觉悟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与把握。

当一个人不再妄想,以一颗圆满的心看待自己和一切的时候,那他的心是平静的,在平静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佛行,就是顺天行道,就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