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应:并购 + 市值管理
何伏 中南文产 董事
资本运作是企业持续繁荣的关键。无论是初创期的企业,还是已具规模的企业,都离不开资本运作。
它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价值。
未来大势:增量没了,存量开始洗牌。
据说,并购是商业活动中最高级的玩法——以企业为棋子闪转腾挪,并且每一次都是大买卖,不管是交易复杂度、规模还是其中商业价值,都能最大程度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所以自从商业产生以来,并购从未间断。
协同效应应该是说得最多的理由,并购双方在资产、能力方面能够实现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也就是常说的1+1>2。包括经营协同、财务协同和管理协同。协同效应可能体现在收入增加、成本降低、技术互补、市场份额增加等。
并购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值,在并购过程中,企业也要做好市值管理,实现并购与市值管理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在推动市值增长的过程中,并购工作需要经过精心策划,有序推进。
尽管并购本身是一个具体的行动,但其前期工作,如方向选择、目标筛选以及尽职调查等,往往耗时较长。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同步进行市值管理,对市场周期进行深入研究,制订科学的盈余管理计划。
然而,有些企业未能将这两项工作统筹规划好,并购与市值管理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导致市值管理在并购过程中未能发挥有效支持作用,而并购也无法为市值增长提供推动力。
并购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其方向选择应当紧密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需求。
企业应当通过深入分析行业趋势、竞争格局以及自身实力,明确自身的投资方向和重点,进而确定并购的目标企业和业务领域。
这样,并购活动才能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由于二级市场的价值判断和预期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在并购过程中,价值推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市场如何判断企业的并购行为,因此企业应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的预期,并有效管理价值判断,使得并购工作在服务于企业市值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有些企业在信息披露中不诚恳,披露好消息、隐瞒坏消息,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策略产生疑惑,不理解企业并购的意义,致使投资者对企业的并购行为难以产生认同感,最终导致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并购,市值反而降低了。
综上所述,并购与市值管理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并购优质资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市值;而市值管理也为企业未来的并购活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这种良性循环互动中,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将会得到提升。
公司的兼并与收购是现代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向外扩张、自身变革的活动,是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在企业并购史上,大致出现了八种主要并购理论,每一种并购理论都对某种形式的并购作出了部分的解释。代理问题、自由现金流量问题、风险分散、规模经济效应、管理者的自大、追求市场力量、管理协同、价值低估、管理者的个人利益等都可能导致并购。
并购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从宏观上看,并购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从微观上看,并购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的发展壮大主要通过如下两种途径:一是内部成长,是指公司在保持现有资本结构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整合公司现有的内部资源,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公司成长的目标。二是外部扩张,主要是指公司通过吸收外部资源来实现企业的扩张,主要的外部扩张方式有联盟和并购。
从国际经验看,要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整体实力的增强,并购是一条快速有效的路径。
--------何伏,CFP,CFA,CMC,CISHRM,金融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哲学博士后。资深投资人,基金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