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的存在形式
2020-01-14 19:16:58
  • 0
  • 0
  • 0
  • 0

未来企业的存在形式

作者:觉者看世界

当前,这是一个弥散浮躁、充满焦虑的时代——个人焦虑,企业更焦虑,为什么?

企业在焦虑,怕看不见、看不懂、学不会、抓不住……

贪大求全是中国企业最普遍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寻找各种机会,能做就做,什么赚钱做什么。

殊不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成长空间与先发优势殆尽,企业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困境。

企业的经营一定做到有价值,要清楚明白企业经营的目的,到底是基于成本考虑还是基于价值考虑?

把公司做轻,可以聚焦能量,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实现长远发展和突破;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可以让企业摆脱成本经营和价格竞争的困境,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长远竞争力。

未来,中国的中型企业、排在“中不溜秋”位置的企业将会被消灭掉,最终只会剩下3类企业:超级大平台、行业龙头和小微企业。

今天,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面临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为什么全球的企业都在追求组织创新?

我们处在洪流中,感受着技术变革、政策环境变化、经济结构改变,带来了一场迅猛的商业变革——它充满机遇、来势汹汹、变化快、周期短、迭代迅速。

当今,全球经济市场正在进入存量市场。大家会发现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流量红利都在消失,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发展和迭代,不确定性将会成为未来商业的主旋律,各行各业都在跨界竞争,传统行业进入了很多新的玩家,都在争夺存量市场。

各行各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只能互相博弈,此消彼长之下,彼此间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比如今年Q2期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连续下跌6%。不过,其中华为出货量逆势增长38%,但OPPO出货量下滑18%,vivo出货量下滑19%,小米出货量下滑20%,苹果出货量下滑14%。

从数据的分析来看,在国内市场整体出货量下滑的背景下,华为出货量的增长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吃掉了其它几家厂商部的分市场份额,而这也是必然结果。

在经历了几轮洗牌之后,行业已经由“诸侯乱战时代”转变为“寡头割据时代”。

在整体市场下滑的当下,不管是国内手机厂商中的佼佼者还是以高傲著称的苹果,都不得不向市场低头。而且为了迎合更多的消费群体,在提升产品配置的同时,新一轮的“价格战”也已经全面开打。

在这种大浪淘沙、80%的企业都掉队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或者说尾部企业跟不上来,甚至头部企业掉队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基业长青是一个伪命题,在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2.9年。

面对现实,全球目前进入了恶性竞争的存量市场当中。不难发现,全球现在有许多企业,无论多大多小,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科技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都正在追求一件事情:组织创新。

这是未来几年企业打赢战争的唯一法宝和救命稻草。

1997年,全球企业排行榜是产业风向标,流行的几乎都是能源、制造和消费等工业制造业,唯一的例外是微软;

到了2007年,创业公司都很绝望,除了微软以外,全是垄断性企业,不是银行就是能源,不是能源就是电信。

而到了2017年,世界市值10强企业却全部都是民营企业。其中,科技公司占了几家?8家。

第一,随着中国GDP的增长,中国的头部客户一定会是全球化客户。未来国际化就像今天学电脑、吃饭一样,是必需的生存技能;第二,科技是主旋律;第三,民营企业是主旋律。在全球赛道中,民营企业将会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全球化。

哪怕是和你合作了20年的经销商,也都在变化。比如原来帮你卖车的是4S店里的销售,以后可能就是一个像李佳琦这样的大网红,一年能卖7、8亿,远超几家百货公司。

未来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呢?IP卖货、渠道下沉,从线下变在线、产品下沉。

所以你会发现淘宝在几个月前发布了一个新战略,整个生意模式由“人货场”变为社交电商。双十一马云跟李佳琪PK卖口红,“马老师”这么大的影响力,依然PK不过李佳琦。

在经历剧烈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很难看清楚未来。但越是这样,越需要相对长期的对战略的展望。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趋势,不仅仅是经济模式的变迁,更是一次商业文明的变革。

每个商业变迁过程,都有80%以上的企业要掉队。因为商业变了,适配的组织形态也在不断的变迁和进化。在剧变的商业时代下,组织如果不随之而变,大概率是要被淘汰的。

当这一波一波的浪潮来袭时,我们所有的商业,从底层、文明、文化、商业模式开始,到产品供应链的组建,到营销模式,再到人的素养,全部都在变化时,我们是抓不住的了。

任何条条框框的逻辑、理论和方法论,都没有办法让你的公司基业长青了。

2010-202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但这个红利的浪潮现在已经过去了。

2020年以后,中国流行什么呢?流行这5大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这些科技如果你不知道,未来是没法活了。

未来,将是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天下,也是传奇不断演绎的时代。

大家一定要理解我们正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面临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这将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根本。

经济是有波动的,做企业一定是有波动的。我们要了然过去,预见未来;懂得为自己的企业在中国的环境里做一个商业定位。

1、点。

什么叫“点”?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就是一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随意展开。小生意,他们总是把精力聚焦在某一个具象的领域,擅长把这个领域做精做透。小生意,夫妻店,生命力强,经久不衰!欧洲也有许多百年老店,所以“点”是永远不会消亡的,90%以上都是“点”。但“点”的业态会存续,不代表着原来的那个小生意不会“死掉”。

所以做小生意要生存的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服务要升级,二是你的“点”必须活在一个“面”上,比如原来的闹市区现在没有人流量了,就换个地方开店,或者想新的方法吸引流量,择良木而栖。

2、线。

什么叫“线”?可以从具体的点延展成一条线,或者是把各种点能连串成线,就是串联所有生意底层背后的东西,就像阿里以前做的“线”,指的就是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换言之就是支付、物流和数据。

所以未来你的公司将在哪个业态,你的战略定位在哪个业态,必须要在“点-线-面-体-时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做企业的一定要知道终局在哪里。

3、面。从点延展到线,在展开成面,可以把握其全局。这要求经营者有一定的联想能力、预测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面”就是产业里的平台,连接上下游供应链的平台,就是所谓数字化改造、产业转型的重心,把上下游都打通。这叫“面”。

4、、体。

什么叫“体”?需要经营者有一种系统的能力,能全方位/立体的把握一个事物。就是超级大平台、链群、生态,所有包罗万象都在这里面。

一家企业比如是一个节点。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连接、跨界,成为一个生态。

一些生态还可以互相融合,对接各自产业资源,形成一片有机结合的产业森林。这个现象好比有一座森林在滋养各种生物,在森林中生活的生物们,会比孤立在林外的要好得多。

目前中国已经有三四个超级大平台了。接下来在超级平台的赛道里,还有2-3个大的赛道可以走,比如海尔、贝壳等。

5、时间。

经营者把时间这个维度和事物结合起来,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事物都是在变化的,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完全是不同的,它需要经营者有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情。

时代在变化,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企业/商业/伦理/社会都在悄然发生各种变化,要把无常当有常。不要埋怨商业环境,我们要去改善商业环境,去赢得社会对企业、对商业的尊重。

未来,所有的东西永远都处于形成之中,之前我们看到的是产品,未来我们看到的是过程。

未来,你到底在哪里?是做一个“点”就知足常乐了呢?还是要做一个产业龙头?或者是一个超级平台,抑或是一条“线”呢?这要思考清楚。

但无论一家企业的业态是“点-线-面-体-时间”中的哪一个,哪怕做得再大,别人总还是能够打到你的七寸,所以创新永远是有机会的。

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规模,看公司行与不行,首先要看公司规模大与不大。其实,未来大多企业必定是小规模的,但小规模要想生存就必定在效率上比大公司高才行,不然只能被大企业淘汰掉。

比如,你在服务做得比大公司好一点,速度快一点,价格低一点,包装美一点,使用便利一点,更人性化一点,只有这样,你的小公司才会生存得好一点。

小老板谈的永远是业务,“今年3个亿的收入,明年怎么做到5亿?”

真正重视人才的中国企业并不多见,许多老板宁愿出1000万买一台机器堆在厂房里,也不愿每年出点钱请专家顾问。这就是患上了典型的“重资产、轻人才”的“重病”。

而且,很多企业喜欢用听话的员工,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人适合企业文化,合老板胃口;“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往往被逼走。

老板要克服“资产情结”,及时处理掉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资产,采用轻资产进行经营,逐步提升资产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员工价值分析,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判断员工的好坏。

有人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虽有一定道理,显然,这是生产观念时代的思维产物。当今时代,企业的命根不在生产而在于市场,在于用户。

可惜的是,国内的很多企业都缺乏专门研究市场和行业的专业人才,上哪一种产品完全凭老板个人经验和直觉。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必须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这样才能保持长效的竞争力。

生产思维是工业时代的思维,互联网时代是以销定产,是产品经理,是市场导向,是零库存,房地产也是营大于销,营做好了,即市场定位做好了,销就不是问题。

什么是公司的产品,公司的产品是人,人不提升、员工不提升、干部不提升,产品哪怕提升,将来也会掉下去。一个企业,要看你的人才培养和训练体系有多好,这个很关键。

而大老板关注的是什么呢?所有大老板谈的都是组织。任何组织机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实施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们如向生物的机体一样,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顺利地成长、发展,避免老化和死亡。

组织变革,成为了企业生存的途径。

2018年10月,腾讯宣布大范围组织架构调整。

原来的七大事业群变成了六大,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2019年2月,小米集团宣布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在核心管理岗位上共任命了14名总经理、副总经理,这也是继去年9月成立集团组织部、参谋部以来,小米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

一般只做这3件事情:第一做公司的顶层组织架构设计,第二专门干管理干部的培养,第三合伙人模式。

其实,要完成组织变革,是需要经过文化、人才梯队、治理结构这三层结构的变迁才能顺利完成的。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再加上新的环境和经济挑战,当老板把时间精力聚焦在这部分时,公司是会大步增长的。所以一家企业的商业设计、组织设计,一定要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永远落不了地。

真正成功的变革,往往是先从文化的变迁开始。比如微软的变革就是先从:重新定义愿景、使命、价值观开始的。

不同阶段组织的特性和挑战不同,认清自己身处在哪个阶段,面临什么挑战是组织变革成功的前提。

所以,优秀的企业家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目的而整合资源,视企业和事业为生命,敢于面对困难,埋头苦干、为而不争。

如果没有这四条,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为什么?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场?企业家承载了这么多人的责任,一个一个家庭的责任落在你身上,所以必须要学会解决问题和务实。

其实,哪怕前面这四条你都做到了,也还不够。如果想要做到大老板,还需要另外两条:1、延迟满足;2、深度学习。凡是大老板都有这两条特质。

大家这几年都得了焦虑症,在各大平台拼命学习,但是你发现看什么都没用,为什么?一个企业家不能满足于听点热闹和氛围爆棚。

学习分为两类,一类叫修身养性,自我认知、自我觉察、自我修养,哲学、阳明心学都如是;但另外一类是严肃性的知识,它是要去改变你的公司、进化你的组织和架构你的团队的。你要学得很深、很活并且要落地实践。

我们再也无法预料,我们最后实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只能不断更新它,不断使其更加与时俱进,不断迎合时代变化;

目标和和终点将越来越模糊,过程反而更加重要了,我们要的就是那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未来,再也没有所谓的经验,没有所谓的权威,没有所谓的标准;所有人都是新手,同时所有人也都是老手,大家永远都是公平的。

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终身学习,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当你一直处于学习的状态时,你也变成了一个流动的人,永远保持饥渴和虚无的状态,你就能和世界融为一体!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